據《江門日報》報道“以前辦理報關手續需要一個多小時,現在比原來節省了30%的時間。”11月15日下午,記者在江門海關外海辦事處采訪時,外海運輸實業有限公司報關行經理林濤高興地告訴記者。
當天下午,江門海關外海辦事處的驗貨處,一車廂貨物被打開,海關工作人員隨機打開兩個大紙箱,里面是花花綠錄的塑料花。“這是江門新城塑膠絲花廠送往香港的塑膠絲花,如果按照以前的程序來做,起碼得花一個多小時,現在最多5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海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記者采訪了站在身邊等審核結果的報關員,他指了指后面墻上的大屏幕笑著說“上面第3票貨是我們公司的,現在在查驗環節,整個過程不到30分鐘,比以往快多了!”
為什么會節省30%的時間?海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以前我們的通關步驟是所有的企業都放在一起,數據申報、電腦審核、人工審核、查驗、放行這樣的程序全部走一遍;現在進出口分類通關之后,以企業誠信、貨物情況、海關風險分析為依托,把通關單分為a、b、c,誠信企業和低風險貨物可以直接放行,只有重點貨物才實施查驗,這樣抓大放小,效率提高不少,外海車場進口貨物居多,所以實施以來企業獲益良多。”
在江門海關當天舉行的“海關工作體驗日”活動中,記者除了在現場感受到海關透明、便捷的通關監管服務外,還注意到這里的政務公開欄把每個環節的辦理時限也公布在欄目上,既讓企業辦事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也方便接受相對人的監督。
接單,審核,電腦分類,送查驗或自動放行……在攝像機鏡頭和幾十雙眼睛的注視下,海關關員飛快地操作著電腦,有條不紊地處理著一票票的報關單;寬敞明亮的江門進出境車輛檢查場報關大廳內,一縷縷暖陽灑在廳內所有人的身上。
蘇州海關采取多種措施全力支持外貿企業“走出去”國產動車組出口斯里蘭卡外籍客攜80公斤紅寶石原石入境被深圳皇崗海關查獲海關總署黨校第十九期中青班與全國信用管理 條線“1+10”黨組織“云黨建”打造海關信用管理新引擎廣州海關多舉措助廣州嶺南文化名城建設(轉載)櫛風沐雨六十載 南寧海關把關服務鑄輝煌(轉載)山東企業受益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進口危化品“目的地檢驗”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