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覆蓋全國(港澳臺除外),每日申報業務量10萬余單,累計注冊用戶3.5萬家。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是全國通關一體化的重要依托和平臺,企業向口岸多個部門申報,只需要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一個平臺即可完成。以“運輸工具申報”為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實現了海關、檢驗檢疫、海事及邊檢一單四報和電子核放,體現了一點接入和一站式業務辦理。“查詢統計”功能可以實現進出口貿易全流程通關狀態查詢,企業反饋省事、省時、省錢,優勢逐漸凸顯。
“自從用了‘單一窗口’,只要在電腦前錄入一次數據,信息就能自動發送至相關部門,最快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整個申報手續,為我們公司節省了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在效益上,我們公司的業務量也增加了30%。”廣東中外運報關船務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經理說,公司在東莞沙田口岸的“單一窗口”貨物申報覆蓋率已達到100%。
“‘單一窗口’采用互聯網接入,申報或訪問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企業可隨時隨地錄入申報數據,口岸管理部門由以前的串聯執法變成并聯執法,減少了企業重復錄入工作,提高了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有利于促進貿易便利化。而且,企業通過‘單一窗口’申報是免費的,非常方便。”黃埔海關改革辦副主任殷允偉表示。
據了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已完成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許可證件申領、原產地證書申領、企業資質辦理和查詢統計等9大基本功能建設、對外提供服務事項129項,實現了與公安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林業局等11個部委系統“總對總”對接。
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標準版全面融合對接,實現“上海話”變“普通話”。10月份,上海通過標準版申報報關單約14萬票,并逐步實現規模上量,近一周平均每日申報量1.3萬票以上。深圳、廣州、廈門等地的“單一窗口”與標準版的對接工作也已順利完成。廣東省以推廣標準版為契機,加快推進全省統一的電子口岸平臺,避免各地市重復建設,據估算,全省可節約10個億以上的建設財政投入。浙江、山東等省份通過標準版集成服務,拓展了“單一窗口”市場采購等功能,在培育地方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和競爭新優勢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位老黨員的愛黨愛國情懷一起來看看國外的水果怎么進來的馬不停蹄 連續作戰——記海關總署疫情防控工作指導組成員孫繼倫今年來長沙海關累計立案偵查走私毒品案10起長沙海關大力推廣“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為企業減負“互聯網+海關”讓數據多跑路 企業少跑腿有一種堅持叫信仰(轉載)花都海關保障醫用隔離面罩等供港物資快速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