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江蘇某公司向上海海關申報進口未裁剪偏光膜,商品編碼9001200090,關稅率0%。經過海關查驗,發現貨物未已經裁剪的偏光膜,應該歸入9001909090,關稅率1%。同年6月海關對上述錯誤申報作出了補稅處理。
在此之后,該公司仍延用未裁剪偏光膜(9001200090)的商品編碼繼續進行相關進口申報,理由是海關除了補稅之外,沒有讓企業修改商品編碼。另外,該公司自開始進口時就是用這個編碼的。上述理由應該說是不合常理的,海關作出補稅處理,該企業就該知道是因為商品編碼錯誤而被補稅的,況且海關還會制發相關補稅的書面文件。
結果顯而易見,2022年4月企業接受所在地海關的稽查,很快就發現了上述繼續使用錯誤商品編碼進口的事實,該企業最初進口的確實是未裁剪偏光膜,但隨著業務變化,也開始進口已經裁剪的偏光膜,但企業進口申報的商品編碼一直維持不變。并對企業進行了處罰。
該案例很簡單,讓人疑惑的就是企業為什么不能及時更改商品編碼。如果說原來不知道進口商品有變化,或者商品編碼歸類知識不足,2021年4月被海關指責并補稅后就應該明確了呀。
如果把企業當成是一個人,或者不能理解上述情況。但企業內部存在明細的分工,如果關務部門沒有及時報告甚至進行掩蓋,就會遮掩住問題點。對于海關指出的問題點,企業的經營層應該了解,并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改進,防止問題再發。在企業管理中,報告是把雙刃劍,不主動報告是不對的,只依賴報告,不俯下身子看看也不行。還是那句話,企業應該多關注關務部門和人員的情況。
服裝進口報關有哪些流程及難點?屢見不鮮的外發加工違規案例航空運價常用訂價(二)尼日利亞港口主要有哪些?什么是進口商品安全質量許可制度空運費用及DHL的費用計算方法什么是危險品限量申報?大包裝食品進口報關單證資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