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某鑄造公司在2018年9月進口了一臺減免稅設備,一直在車間內正常使用。2021年6月與山東某知名企業簽訂了售后回租融資租賃合同,將包括上述減免稅設備出售后融資500余萬元。同年8月海關對該公司開展稽查,發現了違規事實,對該公司進行了處罰。無論是抵押租賃,售后租賃,以及各種形式的租賃,只要沒有事前辦理手續,就屬于擅自處置減免稅設備。
減免稅設備的監管期為3年,2021年9月上述減免稅設備就自動解除監管,企業就可以自行處置了,由于不熟悉海關法規,只差3個月就違規了,讓急需資金的企業雪上加霜。與其說是不熟悉法規,不如說是沒有妥善管理減免稅設備。畢竟進口時企業是熟悉法規,并利用減免稅政策獲得關稅優惠的,應該清楚減免稅設備的監管要求,進口后就將這些要求拋到九霄云外了。
好多公司由于僥幸心理產生了各種違規行為,的確由于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公司接受海關稽查的機率就更小了。海關監管放緩,對企業是好事,但由于監管緩和而疏于管理,則是對誠信守法的違約了。
青島代理牛肉進口報關公司帶你了解進口流程和注意事項魚籽醬進口怎么報關需要哪些資料呢出口貨物海上運輸流程(四)電動車頭盔進口清關國內外商家需要提供哪些資料?橡膠促進劑進口報關手續出口無紙通關辦理指南(一)郵寄與快遞運輸注意事項(一)決明子進口清關代理要有什么資質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