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義烏商報》報道 4月26日,義烏海關開展知識產權主題宣傳活動,向公眾開放知識產權保護展示廳,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抓手,助推經濟轉型。
該展示廳設在義烏國際物流中心,面積150平方米,包含了400余種侵權貨物,既有文具、小家電、日用品、服裝鞋帽等日常生活物品、也有電動工具、汽摩配件等生產工具和零部件。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示廳內有一個“明星”展區,特別受到參觀者關注。“三角”電飯煲、五糧液酒、“虎頭”手電筒、“erke”運動鞋……這些都是義烏海關保護民族品牌的成果。“我們越來越多的優質民族品牌打入國際市場,并取得良好口碑,但在出口環節侵犯民族品牌知識產權的案件也開始增多。”義烏海關知識產權科駱旭紅科長說,“做好民族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對維護‘中國制造’的形象尤為重要。”
據了解,義烏海關自開關以來已成功保護了29個國家和地區的320項知識產權,其中涉及國內企業知識產權的貨物有261批次。
海關人員告訴記者,國內企業也要增強自我品牌的保護意識,應該把它當作促進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之一。針對義烏市場勞動密集型企業多、多數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現狀,義烏海關在開放展示廳的同時,還開展“送法進市場、送法進企業”活動,主動深入浪莎襪業、華鼎錦綸等知名企業,宣傳新修訂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派人指導知識產權海關備案工作,邀請市場經營戶走進海關,參觀知識產權保護展示廳,了解海關作業流程和知名企業積極維權的成功案例。
菲律賓海運:達沃(Davao)港口汕頭海關助粵東農產品走俏海外海關保稅倉庫助力民營企業加快進口步伐香港進出口貨物通關常識(一)亞運物資進口高峰到 通關服務忙“我對中國海關執法印象非常深刻”辦理報關單位申請注冊登記的流程是怎樣的?海關扶貧不松勁 文峪櫻桃分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