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曾說,自己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農以種為先,長沙海關加大支持和幫扶力度,湖南雜交稻種不斷地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據統計,今年1-5月湖南省共出口種用稻谷3440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0.7%,約占全國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
長沙海關設有全國海關系統唯一的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檢疫與除害處理技術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實驗室研究制訂《出口雜交水稻種子檢疫管理規范》,加強對各國檢驗檢疫規范、標準收集,開展病蟲害檢測方法標準研究,積極探求水稻種子攜帶病害(毒)的除害處理技術。所建立的水稻種子檢測和除害處理方法,得到多國專家的認可,為雜交稻種“走出去”打下了技術基礎。
“我們一批雜交稻種在出口時,因進口國的一項檢疫要求通關受阻。面對這一技術難題,我們急忙向長沙海關求助。”袁氏種業國際部經理謝今說。長沙海關立即組織技術人員研究攻關,最終確定了相關處理方案,經多次交流溝通,方案得到進口國認可,自此湖南省稻種得以順利出口該國。
在大量科學數據和研究事實的基礎上,長沙海關還積極開展出口稻種的檢驗檢疫風險分析研究,支持企業建立大規模生產合格種子的出口示范基地,嚴格控制病蟲害,提升出口稻種質量。
除了直接出口,長沙海關還為稻種企業所屬海外研發中心所需育種提供通關便利,支持企業由“產品輸出”轉為“技術輸出”。截至目前,湖南雜交稻種龍頭企業已先后在海外審定登記雜交水稻品種20余個。
按照規定,每批出口的雜交稻種都需要進行熏蒸處理,再由企業按照出口要求進行包裝,經海關監管查驗合格后放行。而水稻種子對播種時間要求非常嚴格,一旦延誤就可能影響進口國的播種農時。針對這一情況,長沙海關在做好風險管理基礎上,優化通關流程,允許企業根據出口總訂單集中對種子進行熏蒸處理后再分批申報,海關對已熏蒸的稻種逐批核銷,做到隨報隨放;通過采取“現場監管+視頻監管”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出口通關效率。
下一步,長沙海關將繼續強化監管、優化服務,為推動雜交稻種出口貢獻海關智慧和力量。(林俊、儲海輝、袁小雅、孫小潔/文)
沈陽海關精準培育助力AEO企業揚帆遠航人勤春早 南京海關服務外貿新常態廈門海關當好出口“護花使者” 舟山海關今年首次截獲小麥印度腥黑穗病大連海關召開百家企業升級培育宣講會黃埔海關保障應節食品月餅高效通關海關綠色通道助海豚“游”進科技館本溪海關助力月見草油出口實現“開門紅”